2010-05-29

迷霧之子

厚達七百多頁的枕頭書,在忙碌的工作裡還能花兩個多禮拜就看完,只有一句話形容,奇幻小說能寫的如此行雲流水,牛!真牛!!
Sanderson無愧為時光之輪作者指定的接班人,奇幻文學往往使人望之怯步的就是他複雜的世界觀設定,常常書看到一半就要翻到前面去看地圖,或是查詢人物表,來確定這又臭又長的名子到底是哪位。奇幻文學的開山始祖,魔戒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,除了創造出精靈與矮人的文字外,托爾金還另外寫了一本幾乎算是設定集的書 "精靈寶鑚"來更詳述地描述中土世界的背景設定,但是這種複雜的設定與故事長度動則超過好幾千頁的厚度,卻往往讓想要踏入這個領域的讀者忘之卻步。

因此奇幻文學的門檻一直以來都不低,甚至常常有聽到朋友說幹嘛浪費時間去看書,直接去看電影就好了呀。但是除了魔戒有長達九個小時,總共三集的篇幅來描述故事劇情外(魔界其實還刪了不少其他旁支的劇情,但是也算是忠於原著並將磅礡的世界觀描述的很完整,例如矮人的摩瑞亞礦坑,精靈的夢思洛林森林與人類最後的白色堡壘),其他的奇幻文學巨著改編至電影就只有一句話形容,『慘不忍睹』。

經典文學龍騎士被改編的虎頭蛇尾,主角彷彿吃了摩登如來神掌的的大還丹(Andy劉的經典作 XD)瞬間就可以向魔王挑戰了。納尼亞傳說活像是給小孩子看的童話故事。波西傑克森,神火之賊,請原諒我稱它是奇幻電影的美國派。造成這一切的最主要的原因都在於,奇幻文學的世界實在是太廣了,導演想在短短的一兩小時內,就讓觀眾進入設定複雜,每部小說長度都像是史詩的故事,實在是太困難。因此也難怪觀眾看不到主角的成長,只能看到,難道你就是那傳說的的XXX,然後就從平凡人瞬間變成拯救世界的大英雄。啊!題外話扯的太多,回到正題,回到正題。

然而迷霧之子的篇幅長度並不輸任一個奇幻文學大作,但它卻有它們沒有的優點。紋、凱西爾、微風、歪腳,主角們的名字簡短卻又極貼切其個性。奇幻元素的設定簡單,鎔金術的應用淺顯易懂,但其組合與戰術變化多端,鎔金術的戰鬥過程緊湊又讓讀者大呼過癮。最主要的是,作者大大降低了奇幻文學閱讀的門檻,有如推理小說劇情緊湊的鋪陳,我幾乎沒有被艱澀的地名或是人名打斷過,進而去查詢書籍設定而掃人興致。文章一氣呵成,眾多的人名但卻都能充分表現出其獨特的個性與重要性,卻不會使焦點模糊。只能說,無怪迷霧之子這三本書能得到平均亞馬遜4.5顆星這麼高的評價。

話說最近看的書除了推理就是奇幻小說,還有兩本有關金融理論的好書。該是時候換換口味了,一直很想買『蘇西的世界』原著小說,不知道看完會不會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。